本网讯(博物馆常泽宇 余佩)5月18日是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19、20号又喜逢安徽师范大学90周年校庆活动日,师大博物馆悉心策划,面向校内师生和社会公众推出了“让精品文物走出深闺,为学校九十华诞添彩”——庆祝国际博物馆日暨本馆第四届开放周系列活动,为节日的校园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文化氛围。
据不完全统计,开放周期间,师大博物馆共接待海内外观众千余人次。众多校友师生走进师大博物馆,他们不仅领略了青铜、陶瓷、书法、绘画等古今经典艺术品的绚丽多姿,同时也为母校拥有一座展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艺术殿堂而由衷赞叹!

5月19上午,来自宝岛台湾的国立安徽大学杨亮功老校长的儿媳杨刘守真女士、台湾师范大学张正芬、东吴大学董保城一行在我校党委书记顾家山等人的陪同下,专程来我馆参观。裘士京教授为贵宾们动情地介绍了每件展品背后的不凡往事,杨刘守真女士兴致勃勃地与大家不时进行交流互动。
杨刘守真女士供职于台北故宫达二十余年,过眼珍宝不计其数,但我馆收藏的古陶瓷精品依然令她啧啧称奇,叹为观止。参观结束后,杨刘守真女士还题词留念:“九十周年,校风传承!”张正芬教授也提笔写下了“九十周年校庆,珍宝传校”的感言。

开放周首日,正在我校调研的安徽省政府王翠凤副省长及省政协副主席、省教育厅厅长李和平,芜湖市委副书记、市长贺懋燮等领导,在校领导顾家山书记、张庆亮校长的陪同下,参观博物馆。王翠凤对我校馆藏品类和等级给予高度评价。并指出,安徽师大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博物馆馆藏丰富,国家一级、二级文物数量多、品类全、质量高,要充分发挥馆藏物品的教育功能和育人功能,要将馆藏教育和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相结合。
5月16日,在我校参加安徽日报思想周刊安徽师范大学共建基地揭牌仪式的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计永超一行8人莅临我馆参观考察。计先生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古代通史基本陈列、赵世杰先生捐展的明清家具、校友及社会贤达捐赠展,他还流连于馆藏精品区清三代官窑瓷器、象牙微雕作品等珍贵文物。计永超副总编辑充分肯定了师大博物馆近年来在藏品保护、展陈策划和服务水平提升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认为师大博物馆第四届开放周系列活动主题鲜明、细节精致,既传承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又创新设置了人性化服务,希望今后能有机会多来走走。参观结束后,计永超副总编辑为博物馆留下墨宝:“多有罕见”!
校庆第二日,霏霏暮雨。在历史与社会学院徐彬院长等人的陪同下,85级校友李向鸿先生一行莅临参观。李先生为校博物馆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而震撼,参观结束,他欣然挥毫:“江南烟雨意深沉,赭山花津语缤纷。飞跃三万八千里,不作过客是归人”。
77级校友、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何小刚教授更是对我馆展品表现出很浓的兴致,先后两次入馆,与裘士京教授、吕俊龙常务副馆长等进行深入探讨。他还表示:“师大博物馆珍奇精品众多,精彩纷呈,是一座了不起的宝库”。
5月23日上午,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原华中师范大学校长章开沅先生,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彭南生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马敏教授一行在参加由华中师范大学主办、我校协办的“近代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学术研讨会结束后,莅临博物馆参观。并捐赠了他精心保存的曾祖父、益新面粉厂创始人章维藩肖像和其他历史文物。历史与社会学院院长徐彬、副院长刘道胜等陪同参观。92岁高龄的章开沅先生是第二次走进博物馆,在2016年他90岁时,他参观后感慨万千,激动不已,欣然题辞:琳琅满目,国之瑰宝。吕俊龙副馆长热情接待了章开沅先生一行,他首先向来宾们介绍了师大博物馆为迎接90周年校庆而特别推出的“让精品文物走出深闺,为学校九十华诞添彩” 馆藏文物主题展的相关情况。随后,在裘士京教授的即兴讲解下,章开沅先生一行开始了饶有兴致地参观,章老对我馆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有机会还会再来师大博物馆参观。

开放周期间,校博物馆专门安排了场馆专职讲解员为海内外观众提供了八十余场次的讲解,她们青春靓丽的形象、统一的服装和流利的表达得到观众的热情点赞。同时,校学生处选送的8位校庆纪念日活动志愿者穿梭忙碌,热忱引导也得到来宾和校友的好评。

“让精品文物走出深闺,为学校九十华诞添彩”——庆祝国际博物馆日暨本馆第四届开放周系列活动温馨欢快地落下帷幕,留下无数令人感动和回忆的美好瞬间,安徽师范大学博物馆与广大校友一道共同祝愿江淮弦歌不辍,师大芳华永驻!